金相顯微分析是研究材料內部組織的重要方法之一。任何使用光學顯微鏡揭示金屬結 構的檢驗都包括三個不同的過程:首先是切片——表面的制備;隨后,通過適當的蝕 刻工藝處理,在這個制備好的表面上顯示岀結構;最后,針對表面的實際顯微鏡檢驗。這 三個階段構成一個整體,任何一個階段都不能被忽視。本章介紹蝕刻(浸蝕)與顯微鏡檢 驗之外的所有步驟,即金相顯微樣品的制備。
借助光學顯微鏡觀察和研究任何金屬內部組織,首先要制備出能用于微觀分析的樣 品——金相顯微試樣,簡稱金相試樣。金相試樣制備方法很多而且各不相同,這是由于所研 究的材料數目和種類繁多所致。另外,新材料的研制、新配方、專利所有權以及分析測試儀 器的進展,所有這些金相試樣的制備方法難于概括。但一個合格的試樣必須保證以下幾點:
(1) 具有代表性,即所選取的試樣能代表所要研究、分析的對象。
(2) 浸蝕要合適、組織要真實。
(3) 無劃痕、無污物。
(4) 無變形層、平坦光滑。
(5) 夾雜物完整。
要制備出這樣的試樣,必須嚴格按照下列步驟精心制作,否則,不僅得不到合格的試 樣,而且會導致錯誤的分析結果,給生產與科研帶來損失。可以說,從索比(Hemy Clifton Sorby, 1826-1908年)開始,制備金相試樣是從事材料科學工作技術人員的基本功之一。
試樣制備過程的流程:取樣-鑲嵌與夾持-平整與磨光一拋光-浸蝕。
我們可以參考的技術標準是GB/T 13298-2015(金屬顯微組織檢驗方法》,還可以參 看GB/T 30067—2013(金相學術語》。
肯定地說,這些步驟不見得是每一個金相試樣都需要經歷的,需要根據實際情況 而定。
北京創誠致佳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分析測試儀器設備的研發、生產制造、市場開發、國際貿易、銷售及技術服務。